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加快推進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等“公轉鐵”重點項目建設;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專用線是解決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設施。同時借鑒美國貨運鐵路建設經驗,推進專用線建設和運營市場化、專業化。基于發展多式聯運高效經濟,構建綠色高效現代物流體系政策要求,我們判斷鐵路專用線建設正迎來歷史新機遇。
鐵路專用線相關政策接連出臺,或成“十四五”規劃行業熱點
自2017年起,中央多次發布國家層面指導性文件,明確鐵路專用線建設目標、重點區域、功能定位,出臺多項鼓勵專用線建設政策;地方政府和鐵路局集團公司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對接企業大宗貨物運輸需求,加快專用線建設。專用線通過服務國際貿易大港,聯結中歐班列、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等貨運大動脈,進一步發揮貨運鐵路運力,擴大輻射半徑,優化“一帶一路”鐵路物流樞紐。同時,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構建綠色生態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設施,專用線建設與國家政策導向和運輸結構調整趨勢相吻合,我們判斷鐵路專用線建設或成“十四五”規劃行業熱點。
五年八千億市場在望,未來發展需創新專用線建設模式
指導意見提出2019-2020年先行實施127個重點項目,總長度1586公里,我們預計127個重點項目總造價近1300億元。假設2021-2025年建設進度與2019-2020年保持一致,預計未來五年全國25個省份鐵路專用線重點線路總投資額近5000億元,并帶動地方其他專用線建設超3000億元。分地區來看,以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為中心的長江經濟帶具有較大投資潛力。探索采取分段建設、分層建設等模式新建鐵路專用線,實現多方共贏格局。由于鐵路專用線多由企業全資投資,因此不計入鐵總每年的鐵路投資計劃中,未來有望成為鐵路投資市場新增量。
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到2020年,一批鐵路專用線開工建設,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均達到80%,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基本引入鐵路專用線。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力爭接入比例均達到85%,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全部實現鐵路進港。指導意見提出2019-2020年先行實施127個重點項目,線路總長度1586公里,助力明后年鐵路投資保持強度規模。根據上文計算的鐵路專用線平均造價約為0.86億元/公里,127個重點項目總造價約1300億元。根據以上統計信息,2019-2020年在全國25個省份中共有127條重點線路處于在建、待建狀態。我們假設:(1)2021-2025年建設進度與2019-2020年保持一致;(2)投資額與建設進度呈完全正相關。
預計未來五年帶動地方其他專用線投資額逾三千億
在國家先行實施127個重點項目的帶動下,地方政府和鋼鐵、焦化、電力等重點企業或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已有鐵路專用線能力,改造、新建鐵路專用線。以江蘇、山西兩省為例,根據《江蘇省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表(2019-2020年)》可以看出,2019-2020年江蘇省納入國家重點項目的比例約為該省專用線建設項目總數的50%;《山西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規劃了山西省鐵路專用線、連接線、集運站等54個重點建設項目,時間跨度從2013年至2022年,其中2019-2020年規劃線路約占70%,納入國家專用線重點項目有4條。結合兩省專用線規劃線路和預計投資推算,地方其他專用線項目約占未納入國家重點項目清單的60%,即未來五年間地方其他鐵路專用線項目投資額逾3000億元。
基建領域龍頭央企,受益專用線政策有望迎鐵路訂單增長拐點
2019年上半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20億元,增長3.0%,國家全面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穩增長作用日趨顯著。中國中鐵在國內大中型鐵路建設市場占有率達48.1%,累積多年專用線建設經驗;中國鐵建近年來深度參與多項專用線建設項目,積極創新模式為區域造血;中國交建境外鐵路基建優勢突出,有望借技術優勢拉動國內市場;蘇交科區位優勢顯著,業務發展契合專用線綠色環保設計要求
歡迎轉載分享,轉載注明挖掘機加長臂、拆樓機加長臂、抓木器、快換接頭、松土器專業
官方網站地址http://www.vip7720.com非常感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