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論壇(第一場)對話嘉賓: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郭輝、無錫小天鵝建筑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石生、浙江美通筑路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仇曉駿、青島科泰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錄廷、煙臺艾迪液壓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鵬、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設備分公司總經理蒙先君、石家莊天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國軍、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周煒。
侯寶佳: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請談一下新發展格局下你們的業務如何發展?
李石生:國內的市場確實很大。比方說橋梁、5G基站建好后設備如何維護和保養,對我們吊籃產品的生態系統有較大的挑戰。我們正在改變,努力朝著目標奮斗,且現在小有成效。
姚錄廷:新格局就是結合現在市場的需求形勢,企業做調整。以前我們產品出口占大頭,由于疫情國外市場萎縮,我們不能再依賴出口了,但出口不能丟,同時擴大國內市場。
蒙先君:我首先認準定位,服務和支撐隧道局的施工業主,做好設備制造和專業服務工程。應對新格局,我認為首先要研判形勢。我們新的機遇在哪里,國家新基建的投入,僅交通運輸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接近55%,施工企業未來的市場很大,但同時我們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新的修造技術我們沒有質的突破,面臨“四超一高”,超大直徑,超長距離,超大埋深、超高質量的困境,我們怎么去面對,這也是未來隨著工程建設難度和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的挑戰。
周煒:我們立足自己,做好產品質量和服務,再延伸產業鏈,以攪拌為主延伸到破碎采礦、材料處理和服務客戶,把制造型企業變為服務型企業。
仇曉駿:國家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共同促進經濟發展,其實就是點醒企業,一段時間內海外市場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會陷入低迷。我們企業的應對方式相差不大,從用戶需求、從改善自身產品、從用戶體驗感,用互聯網經濟發展訴說用戶的痛點、產品的爆點,我們分析、研究、落實,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用戶認可我們的產品。
宋鵬:內循環是一個宏觀經濟的話題,不僅是消費、市場的問題,還包含側供給改革問題。這三年公司取得很大的成就,高端液壓件在挖掘機領域替代了進口,達到30%,大大緩解了國內工程機械領域的高端液壓件的需求。
郭輝:當前我們國家主推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能交通,新能源的排放政策,基于這些新技術面向特定行業、特定領域一些產品智能化提升,如單個設備的施工精度、行程能力、故障診斷能力、網絡鏈接能力,數據分析、邊緣計算能力等,這是我們較好的發展方向;其次面向集群車隊,這是我們擴大內循環,做深產業的好方向;再次面向國家排放監測,環境監測,向新能源替代傳統動力,燃氣車輛排放標準的提升,通過工業互聯網輔助生產企業搶得先機,在車輛使用過程中合法、有效、高效地開展工作;最后我認為中國企業大部分競爭的核心集中在產品售前競爭,基于工業互聯網如果能做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蹤,拓展售后市場,精準判斷產品維修時間并提供服務,及時提供增值服務,把后市場做起來。
侯寶佳:我們第二個話題是創新與綠色發展,未來你們企業將如何投入資金去實施,你也可以說過去,比如說你的科技投入是多少,你綠色的方向是什么,研究了哪些?
周煒:我們把攪拌站設計成景觀標志,而且環境、環保都達到要求,那攪拌站就很難搬遷,這是我的綠色發展設想。
蒙先君:提到綠色制造,就想到我們的切膚之痛,作為全球隧道地下施工領域最大的一個承包商,保有設備原值接近100億,這么龐大的工業資產給我們隧道局造成很大的負擔,尤其是盾構機占60億,這里面相當一部分盾構機進入了老齡化,性能落后,再加上很多地方的業主對于盾構機有個準入制度,對我們形成了制約。怎么響應國家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號召,同時兼顧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2012年就開始推廣我們再制造盾構機,目前有40臺。比如我們花了不到原價一半費用讓再制造設備延長工作時間,最長的里程接近7公里,甚至超越原型機而更好地適應工程。為此我們在北方建了一個盾構機再制造基地,下一步計劃在廣州籌建一個更大的基地做綠色環保和掘進機國產化工作。這些年我們做了大膽的嘗試,大力推進國產化。但盾構機的核心電器部件和液壓原件還沒有突破,需要進口。
宋鵬:在追求綠色發展高端液壓件時,我們主要是做了兩件事:第一是降低油耗,第二是降低噪音。液壓件國產化非常艱難,為了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我們反復試驗,把柱塞泵的機械效率反復提高,這樣一臺20噸的挖掘機油耗降低6%,挖機的一個生命周期就能節省上百萬。關于解決降噪問題我們聯合了蘭州理工大學專家在反復的改進,雖然比較難,但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姚錄廷:關于綠色發展,我們企業一方面及時把環保綠色新技術、新材料用在自己的產品上,讓產品能跟著綠色發展的速度往前走;另一方面在產品的整個生產制造過程中,也是要有這種綠色發展的理念,這就是創新。
仇曉駿:我們美通的理念就是服務用戶需求,在國家允許的再生資源可利用的方面做些我們應用化的研究;另外新材料的采用,減輕環境的負擔,就是滿足青山綠水的要求,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這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要素。
李石生:每個企業都要考慮綠色環保,產品讓用戶滿意的同時在綠色發展上也要符合要求。比如高樓大廈玻璃的清洗,這個項目我們研發了三年多,明年自動化玻璃清洗設備能面向市場,既解決了安全問題,又解決環保問題,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5G基站在全國各個城市開始遍布,但維護、保養以及檢修是難題。我們現在研發垂直升降的維護設備,既簡便又安全可靠,我覺得符合當前需要。
郭輝:我分享兩點,第一國家在推動百萬設備百萬企業上云,其實背后有數字化的在線生產。第二基于工業互聯網對設備的數據進行實時采集,我們不僅能做預防性維護,還給它提供一些預測性的參考,幫客戶做多設備類型在線化的管理,讓客戶用得好、用得起、用得有價值,這是我對可持續綠色的理解。
李國軍:我從行業的供給側角度談一下對綠色和創新的認識。因為數字技術、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現在已經逐漸成為我們行業發展中供給側的創新,綠色包括環保排放、降噪和綠色再制造,也包括企業整個產業鏈中上下游的經營健康問題,實際是指效率成本和風險問題。我們加大技術投入、技術創新,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之上采集到很多的數據并分析應用。綠色指標是在各個環節降低風險和成本,比如人工智能在后市場的應用,經營成本會降低5%左右,金融風險會降低50%-60%,服務效率提升10%。這是我們對綠色和創新的一個認識,一定是和提質增效、控制風險相關的。
郭輝:其實工業互聯網它最大一個特點就是有軟又硬,還有分析。硬件層面的表現就是電子產品,但電子產品要符合國際的標準。比如我的電子產品做到抗電磁干擾三級、四級,對人體影響是可以忽視的,接近于自然狀態下的一個電磁輻射。另外就是數據層面,數據采集是需要成本,我們盡量把異常的數據、故障的數據和需要清洗的垃圾數據拋出去,叫做數據完整線。第三個就是我們國家的工業互聯網,像工業模型、工業協議的多少,代表了你在行業里的水平,工業互聯網要有面向工業的軟件,它的產出一定是機體模型。
侯寶佳:我們國家的質量文件指導路徑有三個過程。第一從1996年到2010年叫《質量振興綱要》;第二2010年到2011年到2020年《質量發展綱要》;第三2017年9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的指導意見》才真正把我們經濟甚至把整個社會推向了高質量發展,這是不可逆的,且很多文件的指標提到一個新高度,包括剛才談的前兩個問題,最終落腳點是高質量發展,各位嘉賓結合自己的業務談高質量發展的作為。
李石生:高質量發展其實是每一個良性發展企業的永恒的話題。沒有質量,企業就沒有生命。以前一些產品是國內行業間相互對標,隨著時代的推移,對標已是與國際頂尖企業,現在我們的產品性能可以和國際大腕進行媲美。在風電行業國際展上發現里面有50%是我們廠制造的產品時,我覺得既驕傲,又覺得是鞭策。驕傲的是在國外很多領域通過其品牌幫我們進行產品宣傳;鞭策的是我們產品細節與國外產品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不斷提高、不斷地鞭策自我。
我們企業有兩個目標,一是我們產品做到極致,與國際頂尖企業競賽;二是讓用戶滿意。在產品高質量的同時,我們要逐步突破應用領域,這也是企業發展永恒追求的話題。
仇曉駿:美通做筑路機械,都是圍繞道路的建設與維護。最開始做瀝青灑布車,用于筑路施工,行業是比較特殊,我們靠滿意度帶來口碑,在這個行業里實現了沒有進口設備,全都是國產化,這來之不易成果是我們努力奮斗出來的。
我們的產品從能用、好用到后期的維護,對客戶服務要求響應快速,研究客戶的不同的需要,包括前面講到綠色環保,提到再生資源的利用,我們都在努力實現。像北方的再生料和南方的再生料不一樣的,同樣的操作在不同的地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結合從用戶反饋端、信息端收集到的信息數據,包括和專家、院校產、學、研合作深入分析,提供一整套的方式和方法給用戶,提前解決售后服務,贏得用戶的口碑,幫助用戶就幫助自己。我覺得這是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姚錄廷:科泰高質量發展有兩方面:一是解決產品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把產品做成精品,這是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二是提高盈利能力,因為企業歸根到底是靠盈利支撐生存和發展。
宋鵬:機械設備離不開關鍵零部件的高質量發展,整機質量靠高端液壓件零部件。我們主要做到了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和高可靠性,F在客戶對我們液壓件上的泵馬達要求越來越高,一年達到三千小時,甚至三年五千小時,對此我們有很多創新和改進。一是我們用一些新材料,加強關鍵摩擦付的壽命。二是現在的設備都在追求智能化、數字化,追求互聯互通,所以我們液壓件一定要可控的、智能的、電控的液壓系統來適應整個大的機械設備的需求。
蒙先君:我們是基建大國,但并不是基建強國,雖然這些年我們在各領域積極探索,但受限于技術和產品相關的能力。很多產品的供應方所承諾的節省人工、提高效率、提高建筑安全,實際上沒有達到。這不單是工程建設方的責任,更是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所有配套廠家、主機生產廠家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有一天我坐在地面上,通過遙控就能把整個工程做完,甚至掘進機通過大數據、自動控制、系統自我識別等,自我采集后自動進行開挖,洞內是無人的,我們像白領一樣工作,高收入,有尊嚴。
周煒:我們裝備涵蓋鐵路、交通、公路、核電站、水電站,包括建筑各個工程行業,把自己的產品質量做得非常好就叫高質量發展嗎?不是的。高質量發展第一就是產品耐久性,為了保證耐久性設備滿足施工企業的需要,調整設備適應客戶的材料需要,滿足客戶,攪拌最好的工程材料運用于施工,讓客戶滿意得到效益,讓客戶賺錢才能高質量發展。
李國軍:我從三個角度談一下對高質量發展的理解。第一,天遠作為代理商一直推行精耕細作的模式,在代理商的管理中做高質量發展或者高質量經營,最主要的抓手就是利用數據。天遠科技提取業務過程數據以及場景要素數據,并把這些數據應用到經營中。第二,天遠科技公司多年通過數據要素提升勞動力素質,而且重視下游施工者以及維修工場景的改善,特別希望能利用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去推動。研究無人化、智能化,對公司和客戶已成為一種生產力,并不斷地創造增值價值,這是毫無疑問的趨勢。第三,我想呼吁更多的企業重視數據,重視技術的應用,建立行業的共性、多邊性,普惠平臺,幫助我們上下游的客戶來推動高質量發展。
郭輝:徐工早在三年前提出“三有一可”,有質量、有效益、有效率,可持續。“三有一可”模式下徐工提出行業領先、標準領先、技術領先,這是徐工的理念。不僅讓客戶滿意,還要有客戶附加值?蛻舾郊又档母拍钍鞘裁?在賣產品價格的基礎上,再給一個超出預期的附加產品、附加功能。基于工業互聯網在服務型分析產品保有量、老化程度、故障、油耗、開工時間長短、利用率,包括客戶的更換和交易頻次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哪些設備利用情況較好,哪些設備閑置時間較長,哪些設備二手交換率的次數非常高等做一定的量化。在產品研發中重點實施改進智能化服務,這樣就更精準地把控客戶,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功能設計,產品使用契合客戶的需求,并且超出客戶的心里預期,產生較多的附加值,使產品的競爭力更高。
侯寶佳:用一句話概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李石生:高質量產品的前提下,產品應用的拓展是核心競爭力。
仇曉駿: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包含服務、質量、技術……一切都是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
姚錄廷:科泰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是我們戰無不勝的員工隊伍。
宋鵬: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足夠大的投入,掌握全面核心的技術,另外建立一套好的質量管控體系,做出好的產品。
蒙先君:施工的質量優劣全依賴于裝備,在座各位都有了核心競爭力,我就有了核心競爭力,腰桿就硬了。
李國軍:天遠的核心競爭力是先進的管理思想加上最先進的ICT技術打造極具競爭力的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產品,賦能于我們自己,賦能于行業客戶。
周煒:南方路機以工程攪拌設備為核心,從沙石到道路,到建筑,延伸到沙石土料的破碎、拆分和生產,直至延伸到建筑垃圾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由此完成全產業鏈的完整閉環。
郭輝:徐工核心競爭力就是徐工徐工,祝你成功,那徐工信息核心競爭力就是基于最懂制造的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創造價值。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起到傳播該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系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編輯部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稿。
歡迎轉載分享,轉載注明挖掘機加長臂、拆樓機加長臂、抓木器、快換接頭、松土器專業
官方網站地址http://www.vip7720.com非常感謝!
![]() |
![]() |